关于人民日报社 | 报刊简介
 
“东方小魔女”赵育莹:布什总统看我变魔术
本刊记者 刘畅 本刊特约记者 黄彩虹
     ( 2006-04-30 第3期 ) 【字号 】【打印】【关闭

   She Won the Gold prize in World Magic Competition

   Zhao Yuying, a 23-year-old Chinese magician, won the gold prize in the world magic competition sponsored by France in March 2006. The girl also performed her magic for President Bush and his wife during a dinner banquet in honor of the American President in November 2005. How did she come to such successes? Our journalist interviews the "Magic Girl" and brings us her untold stories.

  

   2006年3月12日,第15届“金鸽”世界魔术大赛在法国尼斯举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文工团魔术师赵育莹,在高手云集的国际魔术擂台上,技压群雄,一举夺得金奖。

   2002年世界顶极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访华演出,令中国人目瞪口呆。中国魔术界不得不承认,中国魔术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起码落后10年。中国的魔术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魔术发源地之一,可是今天,我们的魔术怎么了?

   “魔力”不足的中国魔术师,突然间在国际大赛上获得最高奖项,这让记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赵育莹回国的第4天,记者来到了她的家。

   赵育莹与记者“一比高下”

   走出电梯,一个身材苗条、清秀水灵的女孩,调皮地迎上来向记者打招呼。原来,她就是那个“骗”倒国际魔术大师并摘得金奖的赵育莹。

   走进赵育莹的家,记者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她的家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角落里有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例如阳台角落的那棵“参天大树”,听说就是从纸盒里“长”出来的。房间里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染有“魔力”,让你不敢轻举妄动。记者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刚落座两三分钟,这位“小魔女”就施展了她的魔法。她随意抽出一张纸巾让记者擦手,她自己也抽了一张,笑嘻嘻地对我说:“我们玩个小游戏吧,都把纸紧握在手里,一定要捏紧,然后我俩都吹口仙气。非常好,就是这样。”记者一边模仿着她的动作,一边死死盯住她的手,想尽量看清她是怎么“作弊”的。但当她再次张开手时,手中的纸巾已经不翼而飞了,再看看我手中的纸,还老老实实呆在原处。她一脸的得意,“这就是‘魔力’,好玩吧?”赵育莹说自己就是对这种“骗人的把戏”着了迷,才转行学魔术的——我们的聊天就这样轻松地开始了。她给记者讲述了此次在法国“登顶”以及为美国总统布什表演的背后故事,还有她的魔术生活中不为人知的经历。

   好事多磨,差点儿失去参赛资格

   赵育莹此次去法国的参赛经历,真是一波三折。她说,就在比赛的前一天,她都不确定自己能否登台。“从两个月前我决定参赛开始,事情就没有顺利过。开始是签证问题,法国那边规定,3月10日必须报到。但已经3月初了,我的签证手续还没办全。文化部领导告诉我,这些手续不可能那么快办下来,这次的比赛估计赶不上了。但不到最后一刻我决不放弃。我白天出去奔走,晚上就熬通宵排节目,在离报名日期仅剩3天的时候,我终于拿到了签证。可这时妈妈又累得病倒了,腰椎间盘突出,每天都在打点滴。这些年来,妈妈是我的唯一助手,那么多道具、服装,每次都是妈妈管。去法国前,妈妈连站起来都困难,更何况还要坐那么长时间的飞机。我真担心妈妈支持不住。妈妈说冒一次险,无论如何也要撑到法国。”

   但是天公不作美,本来飞机要从北京直飞法国,却遇大雾,只好转飞上海。直到 3月10日,母女二人才到达巴黎,但已误了预订去尼斯的机票。她们火速办理了去尼斯的手续,以最快速度赶到尼斯。人虽然到了,可是行李又找不到了,演出的所有道具都在里面,如果不能及时取到行李,只能放弃比赛。赵育莹的母亲逄美玲告诉记者,那时她真是比丢了孩子还着急。语言不通又人生地不熟的母女俩,在机场大厅里转了整整一天,一直等到深夜还是毫无消息。机场服务人员让她们明天再来,碰碰运气。此时,逄美玲已近瘫痪,站不起身。赵育莹只能和母亲在附近住了一晚。那一晚,两人彻夜未眠。

   “我们第二天一大早就去等消息,我真是快急死了,上午10点终于看到我们的箱子了。由于不停地转机,箱子已经摔破了。哪里还管得了这些,我紧紧抱起箱子,像找到孩子似的,简直高兴死了。”逄美玲告诉记者,她和女儿上午到达目的地,紧接着下午就比赛了。参加比赛的都是来自各个国家的魔术大师。“没有人把我们当回事儿,比赛前没有一个人过来和我们打招呼,觉得参赛的中国人不可能对他们构成威胁,何况这个中国魔术师还这么小,没人瞧得起我们。”

   不知为什么,以往比赛时都充满自信的赵育莹今天突然感到特别紧张。她不停地对妈妈说,“我觉得我不行,我害怕。”但母亲却异常坚定:“有什么不行的,我们来之前不是说好了,就是来感受一下,主要是看看咱们的水平和差距到底在哪里,我们的魔术在国际上究竟处于什么位置,又不是为了拿奖来的,怕什么 ?”赵育莹每次上台都是妈妈特别紧张,女儿来安慰她, 但那天正好相反。“其实我在安慰女儿的时候,腿都在打颤,脚下软绵绵的,已经站不稳了。莹莹临走那晚就彻夜未眠,一直练到上飞机,路上这么颠簸又没休息,我心里比她还担心。”

   赵育莹在母亲的鼓励下,匆匆上了台,她的第一个动作是单腿直立170度“足尖开扇”,母亲看到女儿稍稍晃动了一下,“我的心‘咚’的一下,好像停止了跳动,真怕女儿支撑不住,我没敢再往下看。结束了,阵阵掌声传了过来,掌声越来越激烈,一次比一次响亮,我知道女儿成功了。但女儿走下台时我才发现,她咬破了自己的嘴和舌头,她是憋着一口气坚持下来的。那一晚,我们娘俩在宾馆里抱头痛哭。这么多年的汗水没有白流,女儿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到今天,太不容易了!”

   “我没有童年和青年生活,直接步入‘老年’了”

   赵育莹出生在大连,4岁开始学习舞蹈,12岁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属舞蹈学校。本来毕业后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艺术团体跳舞,但她却放弃了舞蹈,来到北京,拜著名魔术师傅起凤为师,走上了艰辛坎坷的魔术表演道路。当时只有18岁的赵育莹哪里知道,她选择的魔术行业在当时并不景气,要想有所造就更是难上加难。第一节课老师就告诉她,先学三个月看看,如果真有本事,就能玩点小把戏了,但要想真正登台演出,最少要一两年。

   一切都得从基础练起。赵育莹千百次地练习那些枯燥无味的扑克牌,日复一日地重复。那娇嫩的手指先流血、后结痂、最后变成老茧,赵育莹终于将一张张不听话的扑克牌,把玩得弹捻随心、收放自如。其间,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至今,在赵育莹家的冰箱里,还存放着刚刚入春的雪水。母亲说,这是用来治痱子的偏方,是家中必备,因为每逢盛夏,在摄氏三四十度的高温下,赵育莹也要穿着魔术师厚实的服装练技巧,有时一练就是整整一天,衣衫被汗水浸透,浑身长满了痱子。这种雪水治痱子非常有效。

   就是凭着这种超常的韧劲和苦练,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赵育莹就掌握了魔术表演的基本技法并登台演出了。“有时候想想,觉得自己没有童年和青年生活,好像直接就进入‘老年’了。别的孩子都有快乐的童年和花儿一样的青年,我没有。小时候看见别的小朋友被父母惯着宠着,心里挺羡慕的,但是我不行,我得不停地练功,基本没有时间出去玩儿啊疯啊。我练功累了就喜欢在家听听音乐,或者琢磨琢磨我的魔术,也挺有意思。魔术是一个需要你去品味、体会的艺术,老师只能教技术,能不能领悟就要看自己了。”

   赵育莹是个骨子里挺“硬”的女孩,做什么事情都想做到最好。学舞蹈时,她每天都泡在练功房,民间舞、现代舞、芭蕾舞样样精通。21岁那年,赵育莹被特招入伍,如今,她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文工团的一名文艺兵。她发现传统的魔术观赏性不强,她想将中华民族的舞蹈融入魔术之中。为此,她又拜魔术大师刘树正先生为师,师徒经过无数次艰辛的探索实践,终于创作出以“手彩”技法为本,兼容舞蹈韵律的新型魔术作品——《扇舞新韵》。这个作品一亮相,就威震八方。

   给布什总统演出,导演吓得脸煞白

   2005年11月,赵育莹接到文化部的通知,要她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欢迎美国总统布什的晚宴上表演,并且还要“变”出一份“大礼”——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晶晶”和“欢欢”送给布什夫妇。

   得到这个消息,不论是单位领导、同事还是老师,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因为魔术表演和歌舞表演有很大不同,舞台的距离、灯光和背景都关系着表演的成败。宴会席间近距离的表演,观众对所有动作都一览无余,难度太大;况且又是给如此重要的人物变魔术,不容有一点闪失。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赵育莹的母亲至今还后怕:“太紧张了,特别是最后一次彩排,很多地方都要我们重新修改。赵育莹表演用的扇子是羽毛做的,导演说,现在有禽流感,要全换成纸的。赵育莹开场的第一个动作原本是‘足尖开扇’,觉得在晚宴上如此表演‘不雅’,也要改;表演的音乐也要换成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还有,文化部拿来的福娃比我和女儿原来买好的整整大了一圈,道具也要重新做。离演出就几天时间了,我吓得都不敢深想。”

   演出前,母女两人分头忙碌。赵育莹要根据新的音乐重新编排动作,母亲则通宵达旦地给女儿做道具。2005年11月20日晚,人民大会堂西大厅音乐悠扬,灯火辉煌。赵育莹的表演作为压轴戏,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宴会厅里不时传来阵阵掌声、笑声,气氛非常热烈。但在后台,所有工作人员都十分紧张,坐立不安。赵育莹的母亲记忆犹新:“宴会厅内不准外人进入,我因为要给女儿摆道具,被特批进场。摆道具时,我紧张得手直抖,下场前实在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一眼就看到了布什,他的眼睛很亮,特有神,目光犀利,我想这下可完蛋了。回到后台,我突然发现导演已经紧张得脸色煞白,板着面孔站在那里。”

   终于,赵育莹翩翩登场了。她身着紫色演出服,发髻上戴着漂亮的凤钗。只见她纤纤葱指上下舞动,倏忽间,变出的团扇、纸扇、五彩扇如缤纷花瓣洒落舞台。令人惊叹的是,她手中的丝巾轻轻一抖,幻化出两面大扇,如美丽的彩蝶,在舞台上飞舞。胡锦涛主席和夫人刘永清、布什总统和夫人劳拉及全体来宾报以热烈的掌声。场内音乐从悠扬的古乐变成轻快的民乐《茉莉花》,赵育莹端出一个精致的木匣,打开后走到布什面前请其验证是空的,布什点头称是。合上匣子,她凭空一抓,再亮内匣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安卧其中,全场顿时赞叹不止。赵育莹先取出绿色的“晶晶”送给劳拉,接着取出红色的“欢欢”送给布什。掌声四起,全场气氛达到高潮。演出结束后,胡锦涛主席和布什总统走上舞台向赵育莹祝贺。布什高兴地握着赵育莹的手说:“很精彩!”“非常特别!”

   回到后台,赵育莹看到母亲泪流满面。母亲紧张得甚至没有敢看女儿演出。

   赵育莹对记者说:“其实我也挺害怕的,但这就是魔术的魅力,我那天一登场,就先环绕四周,把眼神传递给每一个人。当他们把注意力都放在我这儿时,我就告诉自己,接下来他们就都得看我的了,一个有‘魔法’的人当然不会害怕。”

   服装道具,都是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

   在赵育莹学习魔术的道路上,母亲逄美玲是女儿最坚强的后盾。为了陪女儿学艺,逄美玲辞去了工作,和女儿来到北京,这一陪就是六年。

   六年当中,母女俩尝尽了学艺路上的酸甜苦辣。学艺之初,母女俩租了间小房,由于当时还没有团体接收赵育莹,学艺的所有费用都要她们自己承担。为了省钱,每天去老师家,她们连公交车都不坐。

   赵育莹练基本功,逄美玲陪练。女儿练单手抛扑克牌时,一抛就是几千张,十几平方米的排练厅,撒满一地。逄美玲要一张张捡起,挨个擦干净,再抹上滑石粉。女儿再抛,母亲再捡……日复一日。

   赵育莹试装,逄美玲就是服装师。专业的魔术服装样式奇缺且奇贵,赵育莹的很多服装都是母亲一件一件亲手制作或是修改加工出来的。为了给女儿的衣服上多加一个亮片,多绣一个装饰,逄美玲经常要琢磨几个晚上。

   赵育莹排练,逄美玲是道具工。由于专业的魔术道具价格昂贵,很多东西国内还没有。所以,道具中大到箱子,小到扇子、手帕、灯笼……都是逄美玲一针一线缝制的。“给布什总统表演、参加这次法国比赛,光大大小小的扇子就有20多把,大的有几米长。手帕也有30多块。从颜色到图案都是我买回材料自己做的。”

   赵育莹演出,逄美玲当搬运工。特别是去外地演出,大大小小的道具、服装要装两大箱,每个箱子至少也有六七十斤。逄美玲不让女儿提,因为女儿要保护好她的手。表演魔术手非常重要,如果过于劳累,表演时手一僵,演出就会失败。“魔术演员不像演艺明星,出场费很少,不可能雇用别的服务人员,搬这些东西,我经常是硬着头皮死拉硬拽,到现场碰到小伙子再请人家帮忙。”

   除此之外,逄美玲还要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饮食……如今,逄美玲眼睛花了,腰也受了伤,女儿几次想请人,但没有一个人能够替代母亲的位置:“魔术是一个要特别注意小节的艺术,如果道具有一小处出了问题,就会露出破绽。我亲自给女儿布置,其他人我真是不放心。”

   天冷的时候,赵育莹手脚发凉,而她表演的第一个动作是用脚夹扇子,所以上台前,逄美玲都要把女儿的脚夹在自己的胳肢窝下捂暖。一次在澳大利亚演出,场地很黑,从不会出错的母亲,却把道具安反了。毫不知情的赵育莹一旦登台,就会露出破绽。就在女儿即将上场时,逄美玲突然发现了问题,她自责地大喊“坏了,道具安错了!”赵育莹镇静地安慰母亲,“妈妈您别慌,快到那边亮的地方去重安,我先拖延时间。”逄美玲说其实女儿也很害怕,但没对自己有任何埋怨,她和女儿之间有时不需要言语沟通,逄美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女儿都能够领会。

   母女俩就这样相依为命、互相支持走到了今天。懂事的赵育莹是个很少让母亲操心的乖女儿,除了排练,她几乎不参加应酬、聚会。她自修了英、日两门语言,流利的日语甚至蒙倒了很多日本人。赵育莹如今已从北京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多才多艺的她还有很多理想:“我正准备报名去继续学英语,还有,我要编排一个新的魔术节目,准备7月再去参赛……”在赵育莹的世界里,魔术不仅带给了她“魔力”,也给了她与众不同的人生。

   (责任编辑:刘畅)

  

 
     ( 2006-04-30 第3期 )
回页首】【打印】【关闭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