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桃源古渡码头下船正好顺便游览上关花公园,几公里路打车一会儿就到。大理气候温和湿润,“寒止于凉,暑止于温”,最宜花木生长,“家家流水,户户茶花”传为佳话。上关是一片开阔的草原,鲜花如毯,附近还有万花溪、花甸坝,我心生疑窦,它们原本也许就是一个整体。此外,“上关花”并非泛指盛开在“上关”的花朵,而特指古时一种奇花。徐霞客《滇游日记》说:“其花黄白色,大如莲,亦有十二瓣,按月而闰增一瓣,与省会之说同;但开时香闻远甚,土人谓之‘十里香’”,果实乌黑而坚硬,可用来做朝珠,故又称“朝珠花”。由于徐霞客来时不是花期,仅见到了树而未见到闰月开十三瓣的花,根据当地人描述才给“上关
花”画了像。还有人说上关花在元朝就成绝景,此后都生长在“传说”里。不管咋说,置身上关花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闭上眼睛,深吸一口芬芳,香甜沁入心脾,就醉在了花丛。
“下关风”是因为下关正好处在苍山和哀牢山之间的山口处,终年风不停,春冬尤甚。又因两山间风入口处狭窄,中间成槽形,吹进去的风上蹿下跳和回旋,就产生了一些奇异现象,如行人迎风前行,风掀了帽子本应落在身后,但在下关却会掉到人前。我下榻的酒店就位于下关镇,出来进去,天天沐浴“下关风”,或许秋天不是风季的原因,除了微风徐徐的清新舒爽,实在感觉不出有啥两样。
苍山是云岭山脉南部最高耸的山峰,19座峰由北而南,平均海拔均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4122米。峰顶白雪皑皑,阳光下堆银垒玉,乃苍山景观一绝。不过导游说,“气候变暖之故,“苍山雪”早不是经夏不消了”。苍山每两峰间一条溪,这就形成了著名的十八溪,溪水奔泻东流,注入洱海。50公里长的苍山雄峙于南北42公里长的洱海西岸,故而看“苍山雪”可偷工减料而不必非要爬山,洱海游轮上、崇圣寺三塔等处都能看。我就是用“冰山之父”——新疆的慕士塔格峰等雪山做脑补,在苍山下驻足,以一个“高山仰止”的姿势,举目完成了“苍山雪”的观赏。
徐霞客示人“榆城有风花雪月四大景”,现代文学翻译家曹靖华为四大景赋诗一首:“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我心想:此前曾给镇江一个“雄”字,那么,游了风花雪月,当送大理一个“媚”字:秀媚——秀丽妩媚,娇柔可爱!正好,镇江大汉,大理佳丽,绝配。最妙的是:镇江“笔墨纸砚”乃书写工具,大理“风花雪月”为书写内容,如此神工天巧、巧设妙搭,除了天意,也有几分人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