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国学·经典

讽刺与幽默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东直门:我的绰号你都懂

文林永芳 图肖文津 《 讽刺与幽默 》( 2024年11月15日   第 13 版)

  假如我是土生土长的古代北京人,我可能不想穿越到今天。如果有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啊,朋友,糟糕了!糟糕了!糟糕了!那些城墙哪儿去了?来到城墙东北角的东直门(当然,如果我是元代的大都人,我会把这里叫崇仁门。那时京城北边并未往里缩进五里路,这座门并非位于东北角,而是正东方),放眼望去,没有了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只有一片高入云端的钢筋水泥“大匣子”,还有川流不息的“铁怪兽”在“空中飞桥”上穿梭往还。我一定觉得这是投胎时走错了路,来到了异世异乡,拔剑四顾心茫然。

  

  幸好,关于东直门以及“九门”的种种绰号,与许多故事仍在流传,让我明白,虽然已非旧模样,却的确是那老地方。

  

  第一个故事,叫“九门走九车”。老北京说法,内九门各有分工。其中,除了“正阳门走龙车”“宣武门走囚车”“阜成门走煤车”“西直门走水车”“德胜门走兵车”“安定门走粪车”似乎跟大运河没有直接关系,其他几座城门的功能设定,都与大运河息息相关。

  

  为什么说“朝阳门走粮车”,还在城门上刻着谷穗图案?因为,粮食从南方北上,经过通惠河,走水路运到通州,再装车进朝阳门。时至今日还有“新太仓”“海运仓”等地名,告诉后人,这一带,曾经是粮仓密集地。

  

  为什么说“崇文门走酒车”?前文说过,南边各种商品和物资包括美酒经大运河运来,在崇文门交税进京。崇文门东北方还特地放了只铁龟,就是为了镇住护城河里的海眼。

  

  于是,“东直门走砖瓦、石板、木材车”也就好理解了,它遵循的依然是就近原则。东直门有很多绰号,每个绰号背后都散发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告诉我们,这是一座最接地气、最亲民的城门。

  

  明清时,南方木材经大运河运抵之后多储存在东直门外,也从这里运送进城,于是,东直门绰号“木门”;清代,每年立春,顺天府尹在这里鞭“春牛”“打春”,所以,东直门可以说是“农耕之门”;各色买卖铺子分立石板路两侧,柴米油盐酱醋茶,凡百姓日常生活所需,都可以在这条街上找到,因此,这里又可以说是“亲民门”。当然,也有人说,它是内城九门中最贫之门,占据瓮城的都是郊外的贫窑小贩、日用杂品。至于那一直红火至今的“簋街”之名,就更是特色鲜明、口味浓重了。而老瓦工、老木工则说,东直门是北京的第一座城楼,作为其他城楼的样板,于是有了绰号“样楼”,可谓诸楼之源。

  

  人间烟火气,都汇入滔滔运河里。这就是我旧日所闻、此刻所见的东直门,容得下千万部世情小说,任人赞叹或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