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讽刺与幽默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没苦硬吃为哪般?

文/张树民 《 讽刺与幽默 》( 2024年07月05日   第 01 版)

  千滋百味的“苦”
  画/邵 丹

  近日,网络上出现一条“有福我不享,没苦我硬吃”的视频:安徽某医院住着两位老太太,一位曾顶着烈日,到地里捡了40斤小麦,结果累得犯病,已住院半月有余;另一位不顾身体状况,为节省买粮钱,坚持自己种地,结果累病住院。儿女不得不专门请假5天,来回花了4000元路费,帮母亲收了800斤小麦、100斤蚕豆……

  

  该视频跟帖热评一条接一条,为人子女者纷纷吐槽自家长辈“没苦硬吃”。究其原因,是两代人生活观念发生了冲突。老年人大多生活节俭,有跟帖就爆出浙江老两口,饭菜剩了,第二顿接着吃;再剩,就加上新鲜的菜一起炒。长年累月,老两口几乎每天都在吃剩饭剩菜。一次体检,竟双双确诊直肠癌。还有一位老爷子,养的狗病了,为省钱,就自己买药给狗打针,结果被狗咬伤,光打疫苗就花了1000多元,还得另外花钱给狗治病……

  

  诸如此类的“节俭”,在老年人群体很普遍。他们童年经历的挨饿受冻、一分钱恨不能掰八瓣花的苦日子,已刻在记忆深处,“省着点”一直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他们如今的种种做法,或许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治愈童年”。如今的年轻人在蜜罐里泡大,自然无法理解。

  

  “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毋庸置疑。然而,勤俭也须注重方式方法,倘若不合时宜,就会适得其反。晋代葛洪编撰的《西京杂记》,载有一则“欲俭反奢”的故事,汉代有个叫杨贵的人,晚年叮嘱子孙,自己死后要裸葬在终南山,布囊裹尸即可,但须入地七尺。岂料他家的坟茔地土薄岩厚,石匠不得不深凿岩石,花费数日,方达七尺之深。本想俭葬,反而造成更大的浪费,完全事与愿违。

  

  在一个家庭里,存在代沟是不争的事实,生活观念不同难免起冲突。但是,仔细想想,老人勤俭节约,也是因为爱子女,自力更生,多节省一点,就为子女多攒一点;子女虽然因花了冤枉钱而吐槽,其实更心疼父母吃苦受累。

  

  长辈与晚辈之间,应共同学习沟通的艺术,倘若多些理解,互相包容,就能用爱化解观念冲突。作为子女,光吐槽不行,要用充满智慧的爱和温情引导长辈走出欲俭反奢的误区;作为长辈,也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把握好节俭的“度”。若此,家就会更温馨,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