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讽刺与幽默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陪诊为啥跑偏了?

文/张树民 画/冯德光 《 讽刺与幽默 》( 2024年05月17日   第 01 版)

  看病难,于是,以提供陪诊就医、代办问诊、取送各种检查报告、帮助买药、预约检查等等服务的陪诊师应运而生。然而,有的人以陪诊之名,行营销之实,并做起“黄牛”,高价倒卖就诊号源,谋不义之财。

  

  北京王女士的女儿急需就诊,虽然心急火燎,但就是挂不上号。无奈求助陪诊师,人家应得干脆:“付500元服务费,可挂当天的号!”而且说到做到,“我们有特殊渠道,找关系提前留好了号”。陪诊师的豪言,不由令人多想,“特殊”在哪儿?难道存在利益共同体?陪诊师这个职业尚未盛行,便有走偏之势,亟待规范和落实各方监管责任,将其引上正路。

  

  去银行办事,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许多人领号排队,明明有几个窗口,却只开一两个。对不起,想办事,请耐心等待吧,或许一两个小时,或许半天。请教一位业内朋友,方知端倪。窗口柜台业务成本高,效率低,收益差。少开窗口,就是逼迫客户尽量使用自助终端和手机App,以智能化来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用更多人力去开拓贷款业务、理财业务以及维护优质客户。现今业绩考核,经济效益第一,有钱贷不出去,小储户越多,效益越少。

  

  到银行窗口办理业务的储户,大多为老年人和不得不到柜台办理业务者,对其消极服务,无疑拉低了社会幸福指数,也是对社会责任的亵渎,应将储户的服务满意度纳入银行业绩考核指标。

  

  服务行业的灵魂是什么?答曰:服务意识,即为客户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陪诊师去干不该干的事,银行窗口本该干好的事却不尽力去干。其目标惊人一致,那就是只想谋利,将服务意识淡化再淡化。做服务行业,骨子里却淡化服务意识甚至舍弃服务意识,不仅目光短浅,更有悖于职业精神,天长日久,必自食恶果。

  

  服务行业包罗万象,但医院和银行当为服务业的支柱。人生于世,任谁也难以离开医院和银行的服务,这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凡是负有公共服务责任者,切不可淡化服务意识,这方面我们提供服务,那方面我们又接受服务,任何淡化服务意识的行为,都可能伤及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