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讽刺与幽默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警惕:以0开头 以负收场

文/短笛 《 讽刺与幽默 》( 2024年05月03日   第 01 版)

  圈套游戏
  画/祁娇娜

  共情思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思维属性,诸如“退休没事做”“记录孙子成长”“免费获取收益”等看似平平常常的话语,极易让人产生共鸣。特别是“免费”二字,直中要害,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以身试“免”,但最终往往变成涉“险”。近期就发生不止一起“零元剪辑课”欺诈案例。

  

  到底怎么才能筑牢“零元噱头不可轻信”的堤坝呢?其实也很简单,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切勿贪小利。天下唯“贪”最可怕、可恨、可怜。许多打着所谓“免费午餐”旗号的欺骗、诈骗之所以能顺利“得手”,其实就是拿捏住了人们“贪”的软肋。在“零元剪辑课”的案例中,不管文字、图片、视频“装扮”得如何诱人,如何容易让人产生共情,只要不“贪”小便宜,就不会上当受骗。要想学习视频剪辑,其实途径很多,可以看书学习、可以观看公益课堂,也可以向自己的子女、朋友学习,可以自己摸索、练习,但万变不离其宗,每种学习方式,其实都是有成本的,也就是不可能是完全“免费”的。当然,这个成本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

  

  其次,哪怕进入了“上当”的“初级阶段”,发现“免费”原来是个肥皂泡,在这个时候及时止损并不晚。接下来的“阴阳”合同、虚假合同才是“粉墨登场”的骗局之始。稍稍动脑一想,在短视频接近饱和的状态下,靠短视频获取收益其实并不容易,年轻人、专业“选手”尚且经常无法靠短视频获取较大收益,业余的老年人加上业余的短视频创作水平怎么可能获取大量收益?

  

  看清、看懂合同条款,是当代公民一个必备素养,特别是与人有经济交往时,绝对要看得懂合同,知晓其文字背后的意义,否则,在合同面前摔跟头是必然的。在“零元剪辑课”案例中,几份合同看似相同,实则差别很大,老年人贸然签署,必然损失钱财。

  

  经历了大半生的风雨,老年人更应该看淡世事,以平常心对待平常事。用短视频记录生活当然是好事,但不一定要靠这个来获取收益。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线上线下的交往,记录生活的同时享受生活的美好,关注外界的同时注重学习,不可轻信以“零元”博取“收益”。

  

  纵观世事,一开始的免费往往换来的是巨大的损失,零元剪辑课、零元剪头发、零元投资……经验告诉我们,以“零”开头,最后常常是以“负”收场。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学一学“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看得懂阴阳合同、辨得出真假收益,与“零元”保持距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