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国学·经典

讽刺与幽默 2024年03月01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草原丝绸之路

文/李向伟图/肖文津 《 讽刺与幽默 》( 2024年03月01日   第 13 版)

  从蒙古草原向西也有一条东西方交流的大通道,被称为草原丝绸之路。这条丝路主要从中原地区向北至蒙古高原折向西,或者从东北地区直接向西穿越蒙古高原,经中亚、西亚北部,直达地中海沿岸的欧洲。

  

  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也很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的生活习俗,以及部落之间的贸易和战争,共同促成了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

  

  受欧亚大陆地理环境限制,东西方交通历来非常困难。北亚气候寒冷,人类生存条件恶劣;中亚或群山密布,或戈壁沙漠连绵,形成了天然的交通屏障。只有在北纬40度至50度之间的中纬度地区的草原地带,才有利于东西向交通。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正好位于欧亚草原地带上,向西可以连接中亚和东欧,向南

  可以通往我国的中原地区。

  

  在草原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和回纥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汉时期,匈奴族控制了中国北方和中亚北部的大片地区,匈奴人的南下和西迁,大大拓展了草原丝绸之路连接的地域。南北朝时期,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政权实行汉化政策,都城南迁洛阳,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进一步融合,草原丝路影响进一步扩大。

  

  公元6世纪中叶后,突厥汗国强势崛起,极盛时势力范围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里海。突厥人绕开波斯,与罗马帝国直接开展商业贸易,在北方开辟了东西方交流新通道。

  

  唐朝贞观年间,军队统一漠北,回纥、铁勒等漠北草原游牧部落归附,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在这些部落设6个都督府和7个州,行使统辖权,草原丝路贸易随之繁荣。唐代还开通了纵贯大漠南北至都城长安的南北通道,方便商旅往来和北方游牧部落朝贡,被称为“参天可汗道”。《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时回纥有助收西京功,代宗厚遇之,与中国婚姻,岁送马十万匹,酬以缣帛百余万匹。”

  

  蒙元帝国以上都、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南通中原,东至东北,西向中亚的三条驿路,建立了大量驿站。《元史·兵志》中描述:“于是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非常活跃,驿道络绎,都市繁华,草原丝路发展达到极盛。

  

  在我国赤峰地区发现的元代伊斯兰教墓顶石和景教徒瓷质墓碑、包头燕家梁遗址发现的元青花瓷器均使用产自西方的颜料。俄罗斯考古学家在原金帐汗国境内挖掘出的大量中国丝绸服装和青铜器等,都是草原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