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国学·经典

讽刺与幽默 2024年02月09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赓续丝路的万里茶道

文/李向伟 图/肖文津 《 讽刺与幽默 》( 2024年02月09日   第 13 版)

  有一条纵贯中国南北、穿越蒙古国,直通俄罗斯乃至欧洲的万里茶道,虽然只有短短300年的历史,但对世界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非常悠久,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在今印尼)转销到欧洲,自此,中国茶逐渐成为一些欧洲人的生活必需品。1617年,中国茶叶传入俄国,先在宫廷贵族间风行,之后民间也逐渐形成饮茶之风。

  把中国茶叶生意做大做强、推动万里茶道快速发展的是晋商。清乾隆年间,山西榆次商人常万达等来到福建省武夷山崇安县下梅村,发现这里盛产茶叶,品质优良。他们在这里建立茶厂,收购茶叶,压制茶砖向外贩运。他们贩茶的线路通常是从下梅村出发,经陆路到江西河口,然后水运到汉口,沿汉水北上至襄樊,继续走水路到南阳社旗镇,换马帮驮运,经洛阳、太原、大同到归化(今呼和浩特市),再换驼队穿越戈壁沙漠,经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到恰克图(今俄罗斯境内),由恰克图继续前往俄罗斯各地,最远可达圣彼得堡。

  清代从乾隆到光绪的200多年间,大量的晋商前赴后继经营这条万里茶道,创造了大量财富,晋商的商铺、票号也开遍沿途商埠。《崇安县志》中记载了晋商在武夷山采购贩运茶叶的繁忙景象:“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300余艘,转运不绝。”

  清咸丰年间,受战乱影响,武夷山茶路一度中断,不甘丢掉生意的晋商改为采运两湖(湖南湖北)茶,云南、贵州、四川、江西、安徽等地的茶货也随之加入茶道。

  汉口是万里茶道上最重要的集散中心。各地的茶叶在这里汇集,重新加工、分装,向北转运。19世纪后期,每年自汉口港出口的茶叶达200万担以上,大约占全国茶叶出口的60%。有不少俄商到汉口开设茶厂,他们用先进的蒸汽机和水压机制作茶砖,大大提高了砖茶的质量和产量。

  洛阳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是万里茶道重要的节点城市。从汉口北上的茶叶先在这里集散,然后经孟津渡继续北上进入山西。始建于清早期的洛阳山陕会馆是晋陕客商联谊和商贸交流的重要场所,现在已改建为“万里茶道博物馆”。会馆南10里,有著名的关林。不少贩茶的晋商会到关林拜完“关帝”,再踏上漫漫征途。如今这些地方都是万里茶道重要的历史见证。

  尽管万里茶道在20世纪初随着铁路运输的兴起而衰落,但它仍然是东西方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传承了丝路精神,也赓续了丝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