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智慧画语

讽刺与幽默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我都做了些什么啊

编译/尹玉生 《 讽刺与幽默 》( 2023年11月24日   第 14 版)

  影片《桂河大桥》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尼克森上校和他的部下被日军俘虏,作为改善战俘待遇的交换条件,他接受了日军交给他们修建桂河大桥的任务。

  

  尼克森是一名典型的英国军人,既有英国绅士的认真,也有“是任务就一定要完成”的执着,在他的带领下,战俘们3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大桥建成后,尼克森把大桥看作是自己和部下的工作成果而精心守护。当接到英军上级发出的炸桥命令时,他犹豫并抵触,完全忘记了大桥一旦开通,会给自己的部队带来多大的伤害。当他最终意识到这一点后,他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台词:“我都做了些什么啊?!”他如此专注于自己的任务——建桥,而忘记赢得战争这个根本目标。

  

  这就是目标困惑症。

  

  我在华尔街就遇到了很多有目标困惑症的人。我问一个拼命三郎般工作的交易商:“迈克,你为什么一天到晚总是在工作?”他回答:“你怎么这么问?你以为我喜欢这样啊,我这么辛苦地工作,不过是因为我想挣更多的钱!”

  

  我继续问他:“你真的需要那么多钱吗?”

  

  “至少目前是,”迈克一脸苦相地回答,“我刚刚结束我的第3次婚姻。每个月都要支付3份抚养费,我都快破产了。”

  

  “那你为什么总是离婚呢?”

  

  他叹口气:“我的几个前妻都抱怨我只会工作赚钱,完全不顾家。她们根本就不知道,挣钱有多难!”

  

  患上目标困惑症的迈克足够可笑,他专注于“挣钱养家”这个任务,却把“家”这个目标忽略了。

  

  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买一套大房子,为了买一辆好车,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一点的学校,有时甚至是为了自己的一点颜面,人们几乎穷尽所有时间和精力,拼命挣钱,忽略了与爱人的沟通和相处,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当他们如愿以偿地买到心仪的房和车,却发现,爱人变陌生了,孩子已经长大了,但没成人。

  

  下面这个目标困惑症的例子就更具讽刺意味。普林斯顿大学的达黎和巴特森两位神学教授,在讲关于“慈善的撒马利亚人”课程时,曾在一组学生中做过一次测试。两位教授告诉学生们,他们将以“慈善的撒马利亚人”这一主题讲课,并临时通知一部分学生课程将提前半个小时开始,他们就要迟到了,必须加快步伐;另一方面,在这些“就要迟到的”学生的必经之地,两位教授雇用了一位演员,装扮成一个突然患病倒地、急需救助的老人。

  

  结果发现,90%惧怕迟到的学生,因为急于赶往上课地点,而置“患病老人”于不顾。

  

  正是目标困惑使他们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在时间的压力下,他们脚步匆匆,急着去做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而忘记了目标所在。目标困惑症的危害是巨大的,一旦偏离了目标,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甚至是有害的。

  

  其实,治疗目标困惑症的方法非常简单:在你意识到自己变得很忙的时候,不妨暂时停下,分析一下你做的这些事情,再认真思考:你的任务是什么?你的目标又是什么?你的任务和目标一致吗?如果发现已经偏离目标,相信你一定会庆幸地拍着自己的额头说:“我都做了些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