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讽刺与幽默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装忙:表演式工作

文/汪金友 《 讽刺与幽默 》( 2023年11月24日   第 01 版)

  忙给领导看
  画/孙德民

  《讽刺与幽默》报10月6日第4版发表了一幅有趣的漫画,标题是:《印度上班族最爱“装忙”》。画面上,一位上班族桌上摆着一台电脑,桌下却挂了一部手机。两只手在按桌上的键盘,一双眼则紧盯手机。看上去,是在忙碌地工作,实际上,却在悄悄地玩手机,这就是“装忙”。

  

  有意思,怎么这些外国人也懂得“表演式工作”?上网一搜,果然,很多地方都有人在“装忙”,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装忙”的人员比例,竟在30%以上。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在“表演”和“假忙”。

  

  看来,“假努力”“假积极”“做面子活儿”“搞形式主义”这些糊弄上级的招数,是全世界都面临的职场猫腻和管理难题。

  

  “装忙”的人,很多单位都有。他们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放着一大摞文件夹和档案袋,还有一本摊开的书。他们的电脑总是开着,窗口永远是与工作有关的。每次走在楼道里,手里都拿着一个笔记本或文件夹。他们还经常在电话里大声说,因为晚上要加班,所以不能出去吃饭。他们也是往大领导和小领导办公室跑得最勤的人,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请示汇报。临下班的时候,打开办公室的门,以便领导从门前经过时,看到自己“忙碌”的身影。加完班,还会发个带定位的朋友圈。

  

  看上去“很忙”,并不是真忙。别人1小时就能干完的活儿,他们要干3个小时。如果领导和同事不在身边,他们马上就把电脑切换到娱乐或生活页面,看小说、玩游戏、聊天。他们还经常找机会到外单位“办事”,到基层单位“调研”。

  

  “装忙”的人,很容易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保住自己的职位。还有的因为“善装”,博得领导的赏识,获得晋升的机会。

  

  有了一定的权力和地位之后,这些人“装”得更像。在一次民主生活会上,有一名干部讲,自己被选派到地方工作的几年期间,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因为经常超负荷工作,腰都累出了病。家里80多岁的母亲生病,也没有时间回去照顾。说到动情处,还激动地落了眼泪。在场的人听了,都觉得他是个难得的“好干部”。过了不久,便从副处提拔为正处。

  

  要识别“装忙”还是“真忙”,其实也不难。因为所有“装忙”的人,都是“两面人”:对上一套,对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一套,实际一套。

  

  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对于领导交办的事情或上级部署,高度重视,马上就办,争分夺秒,完成得又快又好。而对于下级和群众的诉求,却总是推诿扯皮,敷衍了事。

  

  对人热情,对事不热情。对待前来办事和咨询的群众,端茶倒水、嘘寒问暖,满腔热情,满口应承。但回头,就抛之脑后。只开空头支票,不解决实际问题。

  

  对过程积极,对成效不在乎。每做一件事情,都非常重视形式,扩大宣传,制造轰动。然后就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嘴上高调,行动迟缓,效率低下,成果寥寥。

  

  “装忙”的实质是“表演”,做给领导看,演给上边看。看上去“五加二”“白加黑”、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实际上说的是空话,转的是空圈。所以,对于“装忙”之风,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不能让“装忙”者得手,更不能让“装忙”成为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