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国学·经典

讽刺与幽默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草木摇落露为霜

文/马晓炜 图/冬儿 《 讽刺与幽默 》( 2023年10月27日   第 13 版)

  “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当一簇簇芬芳的芙蓉花,笑意盈盈地挺立枝头,与争奇斗艳的菊花尽情欢呼时,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便踩着簌簌而落的黄叶,披一身晶莹如雪的白霜,闯入了我们的视野。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此时,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广袤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寒霜冷露,送走了秋天,也催促着冬天加快脚步。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是水气凝成的,水气是怎样凝成霜的呢?宋代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晓霜。”陆游在《霜月》中写道:“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说明寒霜是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没有云彩,地面如同掀开的被子,散发出热气,温度骤然下降,地面上不多的水气就会凝结在溪边、草垛、树叶和柴扉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霜,只有在晴天形成,老话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记得儿时,到了深秋,大清早见父亲从田里劳动回来,裤管边或鞋袜上,总是零落着沾有霜白的野草,丝丝微寒不觉扑面而来。老屋苍黑色麦秸的屋顶上,覆着一层寒冷的雪意。母亲做饭生出的缕缕炊烟,比往日多了一份凝重,在恬静的村庄久久不肯散去。

  古往今来,时令更替也影响着人们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惯,形成了特有的节气习俗文化。民谚有“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冬补不如补霜降”之说,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由于霜降前后,天气渐凉,燥气当令,易出现咽干、鼻干、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可多食些生津润燥、宣肺止咳的食物,如秋梨、栗子、石榴、蜂蜜等。

  在众多润燥美味佳肴中,柿子不仅可以清热润肺,还具有祛痰镇咳的功效。霜降时节,压弯枝头的柿子挂有薄露微霜,染上了酡红。摘一个熟透的柿子,用手轻轻一碰,果肉奔涌而出,轻轻吸溜一口,满口甜蜜,都是幸福的滋味。

  “不经霜打,柿子不甜”“霜打白菜赛羊肉”,其实千百年来,无论霜打的柿子、茄子,还是乌菜、白菜、萝卜等,都是中国人舌尖上的最爱。经霜的果蔬,好吃,够味!人生不就像这一年又一年的霜季吗?不经过霜打,何来的傲雪?不经过磨炼和挫折,哪来的傲骨?只有经霜沐雨,才能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霜降时节,“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末冬初,白露为霜,让我们尽享秋的静谧与丰盈,感受季节的美好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