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有这样一种心理,纠正偏差或错误,首先要展现无比积极的态度,下狠心用猛劲,于是,又陷入另一种偏差或错误当中,即矫枉过正。
矫枉过正,典出班固《汉书·诸侯王表序》。说的是西汉初年,为革除秦朝过分集权的弊病,设王分封,大的诸侯王国跨州兼郡,拥有几十座城池,宫室百官同朝廷无异,“可谓矫枉过其正矣”。结果,异姓诸侯王慢慢坐大,纷纷叛乱;消灭了异姓王,保留同姓王,又爆出同姓不同心的问题。汉文帝时,济北、淮南两王谋反;汉景帝时,欲推行削藩政策,藩王借故发动“七王之乱”。西汉认为秦朝实行郡、县制,是其覆灭的根本原因,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秦朝推行郡、县制,恰恰是汲取了东周因分封制而崩溃的教训。
再说宋朝。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了后周天下,建立北宋。“天子,兵马强壮者当为之”,乃五代时期的真实写照。鉴于此,赵匡胤极力崇文抑武,不仅杯酒释兵权,还采取文臣任武职,武将不带兵等“妙招”,让“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以铲除武装割据的土壤。矫枉过正的后果,是军队战斗力极大削弱,始终被动挨打,边境不宁,最后不得不龟缩南方一隅,直至灭亡。
矫枉过正之误,乃为“过正”。“过正”即“过度”“过分”之意。凡事皆“过犹不及,物极必反”,那么,这个“度”就很关键。怎样才能“适度”?怎样才算“过度”?
一拍脑门的“矫枉”,往往容易“过正”。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实践去摸索,“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反思,从而找到“矫枉”的“适度”点。“上面怎么说的,下面就怎么做。”面对刚性要求和问责压力,不管具体执行是否符合实际,有些人不再寻求灵活创新,一味“照章办事”。从表面看,似乎没错。细究之,一拍脑门的刚性要求,否定了灵活创新;反之,不从实际出发,“照章办事”,都有矫枉过正之嫌。
切勿以“过正”来实现“矫枉”,否则“矫枉”就可能走向反面;倘若以一种倾向代替另一种倾向,仅是从旧“枉”走向了新“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