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讽刺与幽默 2023年06月1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老头乐”退出,谁登场?

文/伍里川 《 讽刺与幽默 》( 2023年06月16日   第 01 版)

  平安便捷要兼得
  图/孙宝欣

  最近,“老头乐”拥有者心情骤然紧张起来。自2024年1月1日起,包括北京在内,多地将禁止俗称“老头乐”的电动三、四轮车上路。

  此外,多地对电动自行车实施严控政策。例如,广州拟出新规:电动自行车将分层次、分时段限行;在深圳,电动自行车被划出一级、二级限行区。今年5月底,深圳还宣布严查无牌电动自行车上路。

  限行与严控,是为了治理交通乱象,维护交通秩序。2022年,北京共发生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亡人交通事故130多起,死亡逾百人。松果智库发布的《中国电动自行车防预性驾驶报告》显示,2016年—2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肇事事故连续5年增长,当前中国电动自行车交通肇事事故占非机动车事故的75%。2021年,上海电动自行车火灾伤亡事故中,31.3%涉非法改装。

  不安全、不规范现象的叠加,反噬了客观存在的交通需求。失去了“老头乐”的老年群体出行问题怎么解决?电动自行车的“刚需群体”——外卖小哥、快递小哥以及那些被困在“最后一公里”中的人,怎么办?“老头乐”、电动自行车禁行、限行,但出行需求还在。

  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实现交通的顺畅,既要堵,更要疏,否则,就很容易出现乱象返潮问题,形成反复纠缠。城市应该针对部分群体的现实困难,以创新思维、人性化管理,采取贴近式、个性化服务,消除“交通鸿沟”。例如,针对高龄老人采买、就医需求,社区和政府相关部门跟进援助;针对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为赶时间而闯红灯、改装车辆的问题,从改良平台“算法”入手,为那些恨不能骑上“风火轮”的劳动者进行机制纾困,消解后顾之忧。呼应“交通困难群体”的心声,在“交通末梢”处增加公共自行车的投放和保障,也很有意义。

  交通治理必须以城市交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为交通体系的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惠及每一个有出行需求的人。这就要求城市以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出行质量为导向,深入构建立体的、安全的、绿色的交通系统,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结合共享模式,让人们出行无忧。

  另一方面,文明而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的构建,离不开高素质个体的参与。提高人们依法依规出行意识,倡导文明出行,仍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