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国学·经典

讽刺与幽默 2022年11月04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治病、强身说“食疗”

文/彭友茂 图/吴俊刚 《 讽刺与幽默 》( 2022年11月04日   第 13 版)

  中医里有个词叫“药食同源”。意思是,“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

  食疗治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食疗利用食物来影响身体机能,是中华民族防病治病、康复养生的一大特色。食疗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膳食,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价值。

  在研究、认识药食同源,尤其是将“药食同源”理念在生活中实践、演进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搞清楚“食疗”与“药物疗法”二者的关系。看过电影《刘三姐》的人都知道,影片中,刘三姐跟莫老爷请来的几个秀才对山歌,最后,罗秀才急了,竟唱成了“牛在后来我走先”,笑死了众人。咱们认识食疗与药疗的关系,可不能像罗秀才那样分不清事物的主次或情势。

  可以这么说,食疗利用食物性味方面的特性,调整机体阴阳,使之趋于平衡。食物最主要的功能是营养作用。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说:“病患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证(现代中医学里,凡属证候者用“证”,凡属症状者用“症”——笔者)病自渐愈,即不对证,亦勿他患。”可见,食物本身就具有养和疗的作用。因此,食疗法的适用范围较广。

  而药物疗法主要使用药物,由于药物性质刚烈,如果随便施药,比如虚证用泻药,实证用补药,不仅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加重原有的病情,甚至恶化。因此,药物疗法适用范围有局限,它主要针对患者,而且用药必须十分审慎。

  总之,食疗和药疗,两法各有特长,故而在防病治病过程中二者应取其所长,运用于不同的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阶段,相互配合,共同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