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国学·经典

讽刺与幽默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文/钱国宏图/肖文津 《 讽刺与幽默 》( 2022年10月21日   第 13 版)

  历朝历代所有瓷器中,我最迷恋的是青瓷,其特点:“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青瓷雪花漂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说的是瓷质,“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说的是瓷色,常常让我沉醉其中,忘却晨昏!

  青瓷之美,美在其色。青瓷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成瓷呈各种青色,故称“青瓷”。古代典籍中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器,均指青瓷;唐代的越窑,宋代的官窑、汝窑、龙泉窑、耀州窑等,也都属于青瓷这一类别。

  青瓷素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唐人有诗赞之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巧剜日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青瓷有南北之分,两地青瓷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南方的青瓷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可谓“类冰似玉”。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不管是哪种青瓷,从古到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青瓷之美,美在其境。不单单是外形美观,更重要的是每一件(套)青瓷的“意境”。它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美的诠释:含蓄、内敛、优雅、深沉。青瓷静

  默成景,却又意境深远。

  青瓷之美,美在其韵。“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多年来,我通过“以藏养藏”“以藏易藏”的方式,收藏了近百件(套)青瓷,其中不乏“花口牡丹纹盘”“花口双蝶纹盘”“鹦鹉纹盘”“龟荷纹盘”“丁字款盘”“鸡头执壶”“倒挂青瓜执壶”“火石红”等青瓷中的精品。“丛台澄泥邺城瓦,末若哥窑古而雅。绿如春波停不泻,以石为之出其下。”如今,这些青瓷静静地存放于我的藏品室,无声地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人事的更迭、世情的嬗变、艺术的精湛,也娓娓地讲诉着中国古老文明与现代文化的璀璨辉煌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闲暇时,欣赏一件件青瓷,仿佛看到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刀兵交锋。把玩一件件青瓷,仿佛听到了“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的鼎食钟鸣;抚摸一件件青瓷,仿佛瞥见了“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的举案齐眉;聆听一件件青瓷,仿佛听到了华夏文化在幽暗的岁月中爆响的回声,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湮没了荒城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时光嬗变,而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青瓷,则是一件件泛着青光传承博大精深东方文化的载体!

  一件青瓷,一段历史;一件青瓷,一桩故事;一件青瓷,一代兴衰;一件青瓷,一脉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