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元”一路砍到“4.40元”……唇枪舌战,讨价还价。
“4.4元的话,4太多,中国人觉得难听,再降4分钱,4.36,行不行”?如此“锱铢必较”,如此分毫必争,看似不顾“风度”,有失体面,却引来老百姓一片“怒赞”。近日,一段被称为“灵魂砍价”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让“医保准入谈判”这件大事迅速为百姓所关注。150个谈判药品中,共有97个药品谈判成功,价格平均降幅达60.7%,其中包括22个抗癌药,7个罕见病用药,14个糖尿病、乙肝、丙肝、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病用药,4个儿童用药。
不得病不知用药贵。电影《我不是药神》之所以引发共鸣,是有深刻的现实原因的,许多大病重病患者,仅吃药用药的费用,就足以让家庭元气大伤。看病贵、用药贵的“痛点”不除,老百姓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提升。更多的新药通过谈判,以更低的价格进入医保目录,能更好地满足百姓用得上、用得起药品的需求,是真正为民服务解难题。
灵魂砍价,“砍”来的是多赢局面,除了“砍”出了百姓的感动和希望,也为企业“砍”出了市场,为政府“砍”出了信誉。一方面,“以价换量”是医保价格谈判的总方针,面对潜力无穷的中国市场,无论“灵魂砍价”让药企多么“肉痛”,他们还是要拼尽所能进入医保目录,一旦进入,企业可以说激动得“热泪盈眶”。另一方面,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用药贵”一直是民生痛点,“灵魂砍价”凸显的是民生情怀,为政府迎来赞誉。
当然,彻底消除百姓用药“痛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医保需要更多“灵魂砍价”,而医疗改革则更需要“灵魂砍价”式地去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