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讽刺与幽默 2019年04月26日 星期五

“研讨”巴黎圣母院大火

齐世明 《 讽刺与幽默 》( 2019年04月26日   第 07 版)

  32年前(1987年)那春节过得兴味正浓,央视春晚上费翔一曲《冬天里的一把火》已几近家喻户晓。不过,与之相比,眼下这春天里的一场场大火,更惊人魂魄! 

  举世震惊的是,4月15日傍晚18时许,堪称“法国地标”的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整座建筑损毁严重。大火迅速将圣母院塔楼的尖顶吞噬,很快,尖顶如被拦腰折断一般倒下!800岁高龄的巴黎圣母院被大火烧成炼狱!法国人痛哭哀叹“国殇”,更多曾荣幸地用目光亲吻过它的各色人等,无不痛挽这一“世纪之美”濒临“香消玉殒”…… 

  而3月底4月初前后不过十天内,我山西、北京等多地突发山林大火,连篇报道横霸报端,引得坊间“风萧萧兮”,声声惊问频频拍案。4月1日18时,国家三部门联合发布3年来首个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 

  笔者曾造访巴黎,暮色里走过左岸,经莎士比亚书店,徜徉于西堤岛之巴黎圣母院,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其塔楼的尖顶,熠熠生辉,而思想起雨果笔下之纯洁善良的艾丝美拉达、最丑又最美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以及阴险刻毒的副主教克洛德……心镜禁不住闪闪发亮!念此,不由得也忧郁与焦躁相携而来。躁而难眠,恍惚之间,竟与古今诸贤邂逅——虽然颇有距离,毕竟是阴阳两隔嘛,但其言其语还大致可辨。 

  巧了,这些“真人”围绕着巴黎圣母院之火灾,或“火花”频闪,或金句时迸,是在开一场随意而严谨的研讨会吧?自然少不了人们皆欲切磋琢磨的题目:为何火灾频发?教训何在?不过,相隔之遥,难保“原生态”,笔者约略记下,整理如次——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约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我不防火谁防火……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有朋自火中失,不亦悲乎!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与其临灾问罪,不如未雨而绸缪。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给我当地官场“联络图”,我用它当支点,就能清查火灾动因,总结教训…… 

  唐代诗人李白(701-762):远近水车鸣不住,水管绣蚀阀门关。 

  唐代诗人李商隐(约813~约858):孔方成灰欲方尽,大祸临头心不甘。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1007~1072):火起之意不在房,而在于人际之间也。 

  宋代文学家苏轼(1037~1101):宁可食无肉,不可无消防。无肉让人轻,无防令人怕。 

  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创立者哥白尼(1473-1543):地球是绕着钱转的,社会是绕着欲(望)转的。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任何巨大社会危机的背后都藏着信仰危机。 

  法国作家雨果(1802~1885):比火灾更危害的是人灾,比人灾更危害的是人的熟视无睹! 

  苏联文豪高尔基(1868~1936):让惩处来得更猛烈些吧! 

  现代文豪鲁迅(1881~1936):火酿之灾本来是无所谓大,无所谓小的。但麻木的人多了,火灾便成了一面镜子…… 

  当代诗人顾城(1956~1993):火灾给了我红色的面孔,我却用它去寻找嫌犯…… 

  铁梅(《红灯记》女主角):听奶奶,讲火灾,血腥悲壮…… 

  北岛(诗人、作家):防火是青春期的名著,马虎是青春期的读物! 

  梁晓声(作家):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雷佳(歌唱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 

  笔者或奋笔而疾书,或拍案而称奇,忽听汽车骤然轰鸣,不禁一怔,却见窗外有人跑动,紧跟着是接踵启动的汽车,熟悉的声音直敲耳鼓——是消防车,远听那“呜呜”的警报,却成了——水火……无情!无情!

“研讨”巴黎圣母院大火
咱有个共同的孩子叫杂文
话说“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