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讽刺与幽默 2018年06月15日 星期五

药似药酒非酒

文/许家祥 《 讽刺与幽默 》( 2018年06月15日   第 07 版)

  芭蕉雨
  吴浩然

  近日看到几幅似是而非的画:一只长得有些细长的香蕉,细看却是一条基因发生变化的鳗鱼;一只手的样子看着吓人,然而只是冰柱儿;一只鸟正展翅飞翔,其实它是玻璃上的裂痕…… 

  艺术来自生活,画也来自生活,生活中似是而非的画面同样很多,最近媒体爆料的鸿茅药酒就是一例。 

  报载,说鸿茅药酒是药吗,它又像酒;说它是酒吗,它又像药。它拥有“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处方含有67味药,其说明书上标注了祛风除湿、补气通络等主治功能。“肾虚腰酸鸿茅酒,每天两口病喝走”等广告词深入人心,曾在江苏、辽宁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被通报广告违法,不完全统计的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 

  关于鸿茅药酒的争论还在继续,而“药似药酒非酒,剪不断理还乱”也成为一种现象,类似的事情时常可见。 

  比如官似官,商非商。前些年一些官员越来越像商人,用权力庇护亲朋好友办公司,利用手中的职权卖官位、卖地皮,带头先富起来了;一些商人则用钱买权,成了省市甚至全国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当上了这长那长。这些官员和商人相互学习、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官中有商,商中有官,官成了商,商成了官。你说他是官员,他又是商人;你说他是商人,他又是官员。近年来随着反腐力度加大,公开的官商勾结有所收敛,但并未绝迹,而是转入地下,其行为更加隐蔽,手段更加多样,要分辨其到底是官是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又比如雾似雾,霾非霾。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中多水气,霾中多毒气。但雾和霾又相似,都是飘浮在大气中的灰蒙蒙气体,肉眼难以分辨,只有空气监测设备才能准确无误地分辨出雾天与霾天。遗憾的是,现在不少地方把霾当作“负能量”,新闻媒体不报,天气预报也不报,当重度污染天气出现时,许多市民都以为是雾,学生照样在霾中做操,工人照样在霾中施工,老人照样在霾中晒太阳。 

  又比如杂文似杂文,散文非散文。2015年《杂文报》停刊后,以发表杂文为特色的月刊和选刊也面目全非,很难看到真正的杂文。尽管杂志的封面上印着“杂文”二字,但里面却是《藏在腮中的爱》《永别了我的老屋》《忆起儿时三月三》之类的文章。喜欢杂文的读者看不到杂文,喜欢散文的读者也看不到好散文,杂文被扭曲、被异化了。 

  凡此种种,张冠李戴,以假乱真,似真而实假,似正确而实错,贻害无穷。那么,这些似是而非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以愚观之,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条,还是与“利”有关。岂不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普天之下,人们为了利益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官员经商是为了利,商人做官也是为了利,把霾混同于雾还是为了利——名利,即害怕公众知道了雾霾真相,抹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成绩,砸掉了先进牌子,堵住了有关人员向上升迁的通道。 

  就是那些似杂文又不是杂文的杂志,从表面上看好像与利无关,可细究起来还是利的问题。因为,杂文编辑和主编,不可能都不知道哪是杂文哪是散文,而是害怕编了杂文“惹出麻烦”,丢了饭碗,所以“懂装不懂”,编发一些不伦不类的东西。 

  最后,以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歌为此文作结:我听爷爷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事是昨天的事,故事里有好人也有坏人,故事里有好事也有坏事,故事里有多少是是非非,故事里有多少非非是是,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我觉得,“药似药,酒非酒”现象与“是是非非的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药似药酒非酒
高考烧香,能否烧出好成绩?
棕香
“抬杠”与“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