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讽刺与幽默 2018年06月15日 星期五

高考:专业≠职业

■文/孙建兴 《 讽刺与幽默 》( 2018年06月15日   第 01 版)

  我的专业我做主

  李志平

  六月天,南、北方的气温依旧差异明显,可是一股人为的气氛,使中国社会有了一种同样的燥热——高考! 

  始于隋朝的科考制度,统治了中国1300年的教育,望子成龙的国人,似乎还觉得当今的高考,如同古代的科举乡试,是选拔官吏、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 

  其实,那种完全为选拔官吏所实行的科考制度,早已在清末就废除了。今天的高考,早已不再是“十年寒窗苦,一举得功名”的求职寄托,而是初等教育转向高等教育的继续深造。从学业到职业,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可高考一来,人们热血沸腾,非要把儿女的分数当成中举登科一样去期盼。 

  追溯新中国的教育过程,一度中断的高考恢复之后,文化倒退的社会,确实呈现过学业等于职业的现象——只要考入高等学府,就等于从此端起了人生的金饭碗。 

  随着教育的普及与产业化的确立,高考制度已经完全打破学业等于职业的框框,即便是一流名校的毕业生,回乡种地、养猪、做商贩也是大有人在的。专业的分配不均,一些高等人才无用武之地,而一些中、低学历的人,却能成为行业的领袖。由此,人们不得不用时代的目光,重新审视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的关系。 

  专业,属于一技之长,是内功;职场,是实践的用武之地,是外功。职场决定着专业发挥,社会又决定着职场的需求。所以,当职场趋于萧条,即使一流的名校生,也只能放弃相应专业,另辟蹊径。 

  据不完全统计,职场上能继承专业的人只有20%左右,大部分都在求职的道路上专业“脱轨”。其原因,一是集中报考热门专业,造成人满为患,只好另投他门;二是学生对所学专业原本就毫无兴趣,选择职场时自愿放弃专业。专业与职业,有着较为复杂的关系,既受社会需求、文化环境、性别和年龄等方面的影响,又受个人性格、兴趣所左右。所以在高考来临时,考生及家长应当慎重决定专业和职业的选择。2017年,教育部印发《通知》,高校共新增本科专业2311个,这都是值得考生和家长们考量的。

  2004年,高职就业率上升了6个百分点,而研究生和本科生就业率都同时有所下降。这是一个信号:高职专业人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单位承认和接纳。

  有专家建议,一些家长和学生还存在着“非本科不读”的心理,把专科和高职摒弃在考虑范围之外,这是很大的损失。从目前的情况看,社会对高等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灰领”身价看涨,高职院校的一些专业的毕业生比本科生还“抢手”。

  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充分考虑社会需要的多元性,并审视自身的强项与弱势,理智地填报志愿。高职开设的专业一般来说都比较贴近市场需求,课程的设置侧重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是社会紧缺型、应用型人才,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专业不等于职业,只是生存的手段,选择一门热爱的、适合自己的专长,即便不是光鲜靓丽,也比所学无所用更有现实意义。

致读者
高考:专业≠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