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讽刺与幽默 2018年05月25日 星期五

犄角的猜想

文/孙建兴 《 讽刺与幽默 》( 2018年05月25日   第 07 版)

  人类研究动物,无疑会缺少两种体验,一是犄角,二是尾巴。 

  记得1975年公映电影《决裂》里有句经典台词“马尾巴的功能”,之后,就有学者专为此著书立说了。 

  学术专著,讲的都是科学理论,真正体验起来,就会觉得犄角要比尾巴实用得多——危难之际,犄角是可以保命的! 

  或许正因为如此,对尾巴的研究就很宽畅,而对充斥暴力的犄角就无人问津了,以至犄角的作用,只能任由看着《动物世界》都会捶胸顿足的看客们自己猜想了。 

  猜想也是要有依据的。生物的“相生相克”、“弱肉强食”是科学上讲的,只是角类动物的存在,使生物链又多出一种新的生存关系。 

  非洲草原,是自由的野生世界,生活在这里的角类动物,都是群居的“素食主义者”,像野牛、羚羊、角马等等。茂盛的草原,繁衍了各类食草动物,让种种寄生于草原上的食肉动物也得到了延续。 

  狮子,是草原的饕餮杀手,凶猛的爪牙使猎物无处遁逃。然而,欲把野牛当美味绝非易事,稍有不慎,有可能被一双利角刺穿胸膛。 

  狮子吃野牛,人们理解了,这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可当野牛剌死狮子,弃尸而去,有人愤怒了——不食肉糜,为何要开杀戒? 

  其实,乱象丛生的野生世界,不会有人类那么多的规矩,出台“弱肉强食”法则的人,似乎忘了世上还有“不食弱肉”的强者! 

  非洲象,是动物世界位居榜首的百兽之王,是草原上真正的强者: 

  以其本领,想食肉糜何物敢挡? 

  或许,造物主不忍让地球变成血淋淋的世界,才给了大象素食者的身份。虽不食肉糜,可一双威力

  无比的獠牙,谁又敢吃大象呢? 

  大象,打破了生物链的规矩,创立了保命之下,抗杀且不食弱肉的新的生存关系。然而,这种反抗行为并未得到丛林法则的认可,也没由此改变素食动物被狮、狼、虎、豹吞噬的命运——饥饿,是无法抗拒的! 

  由此说来,饥饿才是世上第一的杀器,即使面对犀利的剌角,也阻止不了食肉动物饥饿下那种“巴蛇吞象”的欲望。 

  这种欲望,角类动物是没有的,充足的阳光和草原,使其感觉不到饥饿的忧患;即便受到攻击,草原的诱惑只会想到四处逃散,完全忘记了头顶上还有一双可以御敌的犄角。一旦脱离危险,就算同伴被追杀、撕啃,也只会在不远处静静地观望着。 

  在理想主义者看来,角类动物是出色的和平主义者,长有一双夺命的犄角,却不会泛乱杀生。然而,动物的本能,是与和平相悖的:当族中为争王、择偶、内斗时,角类动物也会昂起头颅,用犀利的剌角拚死互搏,直到一方败下阵来,甚至伤残死亡。这是抵御外来侵略时,鲜少见到的。 

  我猜想,假如人类生有一双犄角该会如何?人类吃荤又吃素,犄角自然也就成了杀、御双器,“弱肉强食”又该如何区分呢? 

  饱食终日,不是人类的宗旨,还有欲望与利益,人们势必会利用人人皆有的犄角无休止地撕杀,直至人类灭绝。 

  还好,造物主赐予人类的是智慧而不是犄角,世界才有了强弱之分和规矩下的和平。其实,人类对生存规律的论述,往往都是借鉴了自身的历史:动物中的强者,未必都食弱肉,而人类的强者,必定以弱肉为食。所以,也惟有人类,才最符合“弱肉强食”的法则。

中国新式饭局
“乡”去甚远
犄角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