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讽刺与幽默 2017年03月10日 星期五

我眼中的毕克官(一)

——王德娟(毕克官夫人) 《 讽刺与幽默 》( 2017年03月10日   第 06 版)

  毕克官收藏的桃花坞年画《白蛇传》

  毕克官收藏的杨柳青年画《训子》

  我和毕克官在中央美术院读书时是同班同学,后来结婚,到今天己经60年了,我毛遂自荐,就写写我眼中的毕克官吧!

  研究毕克官的成长,不能不提哺育他的家乡——威海卫。家乡定了他的人生之路的路向。而家乡给他建了艺术馆,是对他一生成就的肯定。

  

  毕克官出生在海边乡村毕家幢的海草房里,是听着奶奶和妈讲家里墙上的木版年画长大的,《训子》(下)、《三娘教子》、《武家坡》、《白蛇传》(上),一遍又一遍听着奶奶和妈妈讲述画上的故事。

  

  正月十五,妈妈捏面灯面属。克官听妈妈一边捏,一边念叨:老虎是恶鼻子恶眼,要挑个圆圆的大豆粒当眼睛,豆下边还要垫个面圈,才能显出睁大了的眼睛;鼻子要单捏一个贴在脸上;再给他剪个大嘴,选最大的红枣(半个)让它含着,血盆大口就出来了。才几岁的克官似懂非懂,但老虎那经过夸张了的“精气神”,己经开始渗进他的血液里了。还有那花花绿绿的花筐箩,刻了鱼、鸟、花、果的模子,人都长得怪怪的纸牌……这生活里形形色色的民间艺术,别的孩子也许不大理会,可也怪了,对克官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些世代相传的艺术品,浓缩了民间艺术的精华,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熏陶着他,并伴随着他成长。克官从小就喜欢舞文弄墨。他模仿年画人物,自己画洋片,演给奶奶和妈妈看。在海星小学念四年级时就在烟台的报纸上发表小文和组字插图。五年级时,黄道源等爱国老师撇开日伪课本,给学生印发了《国语补充教材》,有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白居易的《琵琶行》,有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郑振铎的《别离》,以及夏丐尊、叶圣陶、鲁迅等人的名篇。有些作品,他甚至可以背诵,还品味着诗文中的美妙。也是在海星小学,五年级时,克官看到一位老师拿着脏脸盆,瞅着无人看见,从学生的饮水缸里舀水,他气上心头,用《以身作则为题写了批评文章给班里墙报投稿。他等待班主任黄老师的训斥。

  不想,黄老师却支持他,文章贴在了墙报上。这件小事对他来说可是“大事”。以后他像丰子恺那样大画讽刺画、大写批评文章,源头不正在这里吗?也巧,就在育华中学,他从美术老师那里看到漫画大师丰子恺的漫画集,深受感动,知道了世界上还有“漫画’这个画种。

  

  那时候,青涩的少年,己经有了模糊的人生目标:要像朱自清、丰子恺这些人一样,将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克官在小小年纪,心灵还十分纯净的时期,就受到传统民间艺术精华的熏陶,受到古代、当代顶尖文学艺术作品的滋养。他所接触的文学艺术作品,是经过历史冶炼过的,他所崇拜的人物,是在历史上立得住的。这是家乡对他的极大的恩惠:起步早,起点也高。这对他一生至关重要。

我眼中的毕克官(一)
我和黄永玉先生的一段画缘
华老过“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