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讽刺与幽默 2016年06月24日 星期五

我在《讽刺与幽默》的100天(一)

——李乃良 《 讽刺与幽默 》( 2016年06月24日   第 06 版)

  1979年,《人民日报》漫画增刊《讽刺与幽默》的创办,揭开了中国漫画发展的新纪元。随后,一些省市相继创办了漫画报刊和一些报刊的漫画专版、专栏,如陕西的《漫画报》、山西的《虎刺》、湖南的《刺玫瑰》、新疆的《阿凡提》、贵州的《刺藜》、河南的《漫画》、《漫画信息》、天津的《中国漫画》等。其中《讽刺与幽默》是漫坛上一面光鲜的领军旗帜。这是一份五分钱的八开四版小报,高峰时每期发行130万份,北京街头书报亭一度出现几十个读者排队争相购买的局面。 

  1980年至1982年,《讽刺与幽默》(以下简称《讽幽》)为培养基层漫画作者,轮换借调作者来协助工作。第一期是天津的于世铎、左川;第二期是山西省的何非;我有幸是1981年冬第三期。那时人民日报社从王府井搬到了金台西路新址,《讽幽》编辑部挤在二楼一间大办公室(人民日报美术组)用书柜隔出的十几平米套间里,我和大漫画家江帆、苗地老师在一起办公。设备极简陋,两个小书架、三张老式办公桌,还有一个旧大沙发。主编英韬和福建借调的丁仃老师办公在隔壁一间小房子。当时几位老师都已50多岁了,我则是一个漫坛小兵。刚去时,看着他们,我拘束得手足无措,他们像对小弟弟一样拍着我的肩膀说:“小李,你在这儿不要有什么压力,慢慢就习惯了,咱们都是搞漫画的,随便点好。”几句话让我一下子轻松自然了不少。 

  《讽幽》每月出两期,每天我把全国各地几十份来稿,分为甲乙丙三类。开始,我年轻,手脚麻利很快就分拣好了。江帆和苗地老师说:“小李,这样不行!分拣稿子容易,但你要对稿子提出品评意见,会看出毛病,你是初诊‘医生’。”后来我放慢速度,对每幅作品仔细分析:好,好在哪里;不足,如何修改。分拣过程使我得到很大提高。 

  英韬每月主持开两次“审稿会”,我们从几千份来稿中评出几十份能发表的稿件,“审稿会”更是个绝好的学习机会,先看作品,后看作者,不厚名家,不薄业余,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时为改一个标题、琢磨一句对话,反复堆敲,都几十岁的人了,争得面红耳赤。英韬讲:“一个好编辑,不仅能看出作品好坏,倘能把一幅‘死稿’救活才显出你的水平!”《讽幽》对作者一视同仁,不拘一格选头条。有一次华君武先生送来一稿,英韬拿上看了又看,眉头一皱说:“不行!”他马上给华老打电话提出修改意见,后来华老虽然改了,但英韬认为上头版还是不够份量,结果放在了四版。又一次,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东北一作者寄来一幅老太婆打排球的画,虽技法有些稚嫩,但创意很好,标题是“终身制”我们反复推敲把标题改为“若是终身制”,最后这幅画放在头版二条,结果,很多读者来信夸奖。

我在《讽刺与幽默》的100天(一)
《讲述》栏目长期征稿启事
《讽刺与幽默》——伴随我几十年的亲密伙伴
从痴爱到平庸
画“百鸡大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