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随着全国中小学校陆续开学,孩子们返校上课开始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但令很多家长头疼和疑惑的事情也随之而来:下班时间与放学时间不同步,下午孩子们放学后能去哪?校园不让呆,给学生减负成了学校“甩包袱”?
给学生“减负”、“松绑”的口号已奏响了多年。天津市最近出台了史上最严厉“减负令”——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小学生最晚17:00以前离校,中学生最晚17:30离校;在11个法定节日、双休日、寒暑假,全市中小学毕业年级、非毕业年级一律不准补课。实际效果如何,估计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减负”只是学校教育“懒政”的一种表现;怕担责任、响应某种社会舆论的一种托词。学校“减负”了,家长“增负”了。“能量守恒定律”照样发挥作用,学生“负担”并没有减少。
对于减负,学校、家长、社会似乎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减负”就是不要学习,就是让学生多些时间“瞎玩”,似乎不用学习,就解放孩子的天性了,“负担”就减少了,孩子就快乐、幸福了。可一时的“快乐”是否要搭上一辈子的不快乐、幸福呢?没有学习,哪来的能力、知识的“储备”。台湾作家龙应台对孩子教育的一番话,或许更能道出其中的真谛: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学习、读书是一个人谋求未来幸福、快乐的基础,没有认真读书、学习这一前提,快乐、幸福似乎会更加遥远。而学习本身就是枯燥,需要耐心、集中精力的过程。古人云:“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早就有了定论。快乐学习,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不太靠谱的。不苦练心智,饿其体肤,哪能“修成正果”呀?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认为,“对孩子要严格。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是快乐,学习绝不仅是快乐。当你意识到学习是快乐时,这位学生就很可能将来要成为俞敏洪校长了。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如果在全社会形成家长对孩子让步的氛围,以后的孩子是可怕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接不住中国未来发展的重担的”。话重理不糙。当然,教育要讲究科学,不能蛮干,现在,不少家长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辅导班”是蜂拥而上,全招呼在孩子身上,这孩子哪受得了。“胡吃海塞”,看似“样样精通”,到头来可能是“样样稀松”,且孩子的“肠胃”也会“消化不良”。挖掘孩子的潜力、兴趣点并加以培养,或许才是应有的、负责任的教育态度。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树立正确、科学的学习观、“减负观”对孩子的成长或许才更为明智。
(文/徐辉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