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讽刺与幽默 2013年07月19日 星期五

“光盘行动”,不应是“一次性筷子”(一周漫评)

《 讽刺与幽默 》( 2013年07月19日   第 06 版)

  现身说法
  画/周喜悦

  新闻背景:许多高校的食堂里都贴上了“光盘行动”的标语,反对餐桌浪费,但记者近日采访部分高校食堂了解到,由于饭菜价格偏低、份量不合理等原因,浪费食物的现象改善有限;不少学生认同“光盘”理念,但仍在浪费食物;一些高校食堂倒掉的残食,甚至一顿就超过1吨。

  

  一度在媒体上热炒的“光盘行动”最近似乎有点偃旗息鼓的迹象。这种美好的节约愿望就像一阵风刮过,没有带走多少“残枝败柳”,正像徐志摩的诗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诗句的浪漫色彩用在这里,有点悲怆之感。“光盘行动”的黯然退场折射出了理念与行动之间的巨大鸿沟。倡导节约和习惯节约是两个概念。其中关键在于有效执行和持之于恒。节约从国家、社会层面来看,是对浪费资源的有力批判,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然而,当具体到群体、个人时,情况就复杂且各异了。拿一个相对好说明的群体来谈节约,似乎会更好把握。就拿高校来说,高校是学生聚集的地方,也是倡导“光盘行动”最为有利之地,因为大学生知书达理,容易接受好的理念。可事实证明,“光盘行动”在高校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尽管许多高校的食堂里都贴上了“光盘行动”的标语。失效的原因之一是高校食堂靠补贴生存,饭菜价格偏低。仅以北京市为例,从2012年起,北京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经费,与89所高校建立基金,对高校食堂进行专项补贴,按每名学生每学年新增不少于300元补贴的标准,发给食堂。在这一机制下,食堂的运营模式和市场区别很大。北京大学学一食堂李经理表示,“食堂的菜品种类和价格归学校餐饮中心统一管理。餐饮中心根据市场物价和各个食堂核算上报的成本,将国家和学校统一发放的高校伙食补贴分配给各个食堂,食堂再根据补贴的价格进行定价,并调整菜品和食材。价格定低了我们赔钱,价格定高了学生不接受,政策也不允许”。这样的两难导致了供应的菜品、份量往往没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女生一般吃不了那么大的馒头,而小的馒头没有,无形中为浪费提供了出处。

  “光盘行动”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也不是写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应该努力践行的美德。而要让“光盘行动”落实到位,没有监督和配套机制的完善难以实现其理想状态。就好比,地铁安检,刚开始,没有几个人愿意安检进站,可随着监督到位,个人安全意识的觉醒,逐步形成了一种习惯,安检进站就形成了下意识的动作。他律促进了自律的形成。“光盘行动”的节约之行还得依靠监督、宣传、相关机制的配套才能开出“幸福的花”,否则,“光盘行动”只能沦为听起来很美的“一次性”行为,犹如昙花一现。

  (文/徐辉冠)

“光盘行动”,不应是“一次性筷子”(一周漫评)
新闻点点评
新闻画外音